诗词大全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送别
朝代
形式
李白
李白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华山峥嵘而崔嵬,是何等的壮伟高峻呀!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而后,它奔腾万里,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阳光照耀,水雾蒸腾,瑞气祥和,五彩缤纷。你千年一清呀,必有圣人出世。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你巨灵一般,咆哮而进,擘山开路,一往而前。巨大的波澜,喷流激射,一路猛进入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华山的三座险峰,不得不退而耸立,险危之势,如欲摧折。翠崖壁立,丹谷染赤,犹如河神开山辟路留下的掌迹。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白帝的神力造就了华山的奇峰异景。顽石铸就莲花峰,开放于云雾幽渺的云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通往云台的栈道,一直伸向高深难测的幽冥之处,那里就住着长生不老的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明星玉女倾玉液,日日曦微勤洒扫;麻姑仙子手似鸟爪,最可给人搔背挠痒。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西王母亲手把持着天地的门户,丹丘面对苍天,高声谈论着宇宙桑田。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他出入于九重天宇,华山为此增光辉;东到蓬莱求仙药,飘然西归到华山。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甘美的玉液琼浆,如果惠予我这样的好友畅饮,我们就可骑着两只茅狗,腾化为龙,飞上华山而成仙。

西岳峥(zhēng)嵘(róng)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即华山。峥嵘:高峻貌。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wō)毂(gǔ)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车轮的中心处称毂,这里形容水波急流,盘旋如轮转。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荣光休气:形容河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光彩,仿佛一片祥瑞的气象。都是歌颂现实。千年一清:黄河多挟泥沙,古代以河清为吉祥之事,也以河清称颂清明的治世。圣人: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

巨灵咆哮擘(bò)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三峰:指落雁峰、莲花峰、朝阳峰。高掌:即仙人掌,华山的东峰。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白帝: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西方之神。华山是西岳,故属白帝。道家以西方属金,故称白帝为西方之金精。

云台阁道连窈冥(míng),中有不死丹丘生。
阁道:即栈道。窈冥:高深不可测之处。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sāo)背指爪轻。
麻姑: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为建昌人,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邀,降于蔡经家,年约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我皇:指天帝。谈天:战同时齐人邹衍喜欢谈论宇宙之事,人称他是“谈天衍”。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九重:天的极高处。

玉浆(jiāng)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玉浆:仙人所饮之浆。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接着四句写黄河。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然而这一切都是华山尚未开辟、黄河中途受阻的虚境。诗人的思绪此刻已飞向了远古。传说大禹理水之前,华山与对岸的山峰相连一片,挡住了滚滚黄河。大禹到来以后,指挥河神巨灵,将山峦横击为二,黄河才得以畅流。那击开的两半,就是现在隔河相峙的华山和首阳山。诗中的“荣光(华光)休气(瑞气)纷五彩”二句,于惊雷震荡声中,忽作舒徐悠长之音,正表现了圣人大禹降临黄河的自信闲暇之态。接着便有巨灵擘山的壮观一幕:诗人以“咆哮”状貌巨灵擘山的盛怒,以“洪波喷射”描摹山分浪奔的奇景。其运笔亦如巨灵和怒浪,显示出李白所独具的“疾雷破山、颠风簸海”(谢榛《四溟诗话》)之势。“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刚刚击开的三峰(即华山“落雁”、“莲花”、“朝阳”三峰),被巨灵震得慌忙退立,才免于倾覆之灾;但在翠崖丹谷之上,还留下了河神凌厉的掌印(即今华山东北的“仙人掌”)。与巨灵神的悍蛮擘山、不顾而去相比,西方之帝(白帝)就显得可爱多了:他仿佛要抚慰受击的山峦,竟暗运天地之气,一夜之间,将华山的顶峰,化作了一朵“莲花”,并让缭绕的白云,变为云台(即云台峰)承托着它——华山自此后便如青碧的莲花,盛开于万里白云之上。这就是诗中第一节所描绘的华山奇景。由于这描绘充分发挥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并且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绘纭多姿的往古神话,显得格外壮丽和妩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造出一个神奇缥缈之境,为友人的“出场”作铺垫。

“云台”八句以神话故事和现实的人物并写,似幻似真,并以此娱悦元丹丘。言云台的阁道连接着高不可测的云霄之处,有明星、玉女二仙女来侍洒扫,麻姑为人搔背,手爪很轻。我皇把守着九天的门户,元丹丘与天谈论着宇宙形成的问题,出入于高高的九重天上,往来于蓬莱与华山之间。“云台阁道(栈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这两句从云烟幽渺之中,勾勒友人闲步云台的姿态,使友人带有了飘飘欲仙的风神。“丹丘”之名,恰是《山海经》神话中的不死之国。故诗人直接以“不死”二字,将他一语呼出,显得既诙谐、又有情。元丹丘之去到华山,即将度过的,无非是隐逸山崖的清寂岁月而已。但在诗人笔下,却化作了如梦如幻的连翩奇遇:传说中的华山仙子(明星),慌不迭地为他“洒扫”庭坛;手如鸟爪的“麻姑”,为他“搔背”时,下爪竟还那样轻灵。至于接待过汉武帝的瑶池王母,年事已高,就只好请她看守门户了。倘若友人想“扪天摘匏瓜(星名)”,或许还有机会与天帝攀谈上几句哩——“明星玉女备洒扫”四句,将元丹丘隐迹华山的生活,描摹得美妙、奇幻。原来互不相关的神话传说,一经诗人信手拈来,便绚烂相映、顿成化境。“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诗人想象自己的友人,从此将光辉闪闪地出入于九重之天,或者迅疾如飞地往返于仙境蓬莱。或许他还能像传说中的老翁一样,误入嵩山大穴,得到仙人的“玉浆”之赠。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向友人脱口而呼:“倘得“玉浆”,可别忘了让我也分享一杯呵!到时候,我就与你像传说的汉中卜师、酒店老妇一样,骑上仙人的“茅狗”,刹那间化作飞“龙”,直上云天。”悠然神往的结语,表现出诗人对神仙飞升的向往与仰慕。

全诗运笔收放自如,“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卷绚烂”,收之则“万骑忽敛,寂然无声”(王世贞《艺苑巵言》)。明人陆时雍称李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有舒云流水之妙”。《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正可当此美誉而无愧。

西 yuè zhēng róng zhuàng zāi
huáng tiān lái
huáng wàn chù shān dòng
pán zhuǎn qín léi
róng guāng xiū fēn cǎi
qiān nián qīng shèng rén zài
líng páo xiāo liǎng shān
hóng pēn jiàn shè dōng hǎi
sān fēng què cuī
cuì dān gāo zhǎng kāi
bái jīn jīng yùn yuán
shí zuò lián huā yún zuò tái
yún tái dào lián yǎo míng
zhōng yǒu dān qiū shēng
míng xīng bèi sǎo
sāo bèi zhǐ zhǎo qīng
huáng shǒu tiān
dān qiū tán tiān tiān
jiǔ zhòng chū shēng guāng huī
dōng lái péng lái 西 guī
jiāng tǎng huì rén yǐn
èr máo lóng shàng tiān fēi
李白 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听说你将去游览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会稽山有千岩竞秀与飞瀑悬泉之奇景,峰峦、山谷在绿荫之中曲折环绕。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高峻的秦望山遥对着茫茫东海,古老的西陵城环绕着巍巍越王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百里镜湖的水面明澈如镜,汹涌澎湃的潮水打来好似雪山倾倒。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您可以拿起枚乘之笔及张翰之杯,以抒发越中山水间的兴致感慨。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几时再往天台山一游,那里的仙境诗趣更适合您的豪情逸怀。

闻道稽(jī)山去,偏宜谢客才。
闻道:听说。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偏宜:最宜,特别合适。谢客:即谢灵运,乳名客儿,故称。此处借指友人。

千岩泉洒落,万壑(hè)树萦(yíng)回。
万壑: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萦回:曲折环绕,盘旋往复。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秦望:山名,在绍兴市区东南,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南海,故名。西陵:春秋越国范蠡所筑固陵城遗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越台:即越王台,越王勾践所建,在会稽山上。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湖:指绍兴镜湖。

八月枚乘(chéng)笔,三吴张翰(hàn)杯。
枚乘:西汉辞赋家。张翰杯:西晋名士张翰,字季鹰,纵酒任诞,时人号为“江东步兵”,自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早晚:何日,几时。天台:即天台山,在今浙江台州。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是一首送别诗,但此诗并非重在表现送者与行者的离别之情,而是赞美了越中的山水之美和友人的诗才逸兴。

开篇“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作者把友人的才干比作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毫不掩饰地对友人才干加以赞赏。

接着“千岩泉洒落,万客树萦回”两句化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语句,以描述会稽山水之美。李白另一首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也有类似的句子:“万客与千岩,峥嵘镜湖里。”“东海横秦望”至“涛白雪山来”四句高度概括了越中美景。作者在选景上既选择有代表性的胜地,如“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又注重捕捉真切的山水画面,如“湖清霜境晓,涛白雪山来”。尤其是“湖清”两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两句,运用枚乘笔、张翰杯两个典故赞美友人的文才与逸兴。这两个典故主人公都是江南籍文学家,很贴合诗意。这里的用典不仅为江南山光水色增彩,而且使之增加了悠久文明的意韵。最后“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点出作者对越中美景的独特感受。

整首诗里表现出了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客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

wén dào shān
piān xiè cái
qiān yán quán luò
wàn shù yíng huí
dōng hǎi héng qín wàng
西 líng rào yuè tái
qīng shuāng jìng xiǎo
tāo bái xuě shān lái
yuè méi chéng
sān zhāng hàn bēi
zhōng duō xìng
zǎo wǎn xiàng tiān tái
山水送别
李白 李白
其一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其二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其一
第一首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何处是我们分手的地方?我们已经送到这京城的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胡姬扬着其莲藕般的手臂,把我们招进酒楼醉饮。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当您上马即将东行的时刻,请听一听我的肺腑之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您看那芳兰正被狂风摧折,日边的树枝上则聚集着喧四的雀群。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您一定记得晋代郭瑀手指飞鸿的故事,而我这笼中之鸟的心里却充满了矛盾。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祝您一路顺风,颖水源头将是我们共同的归隐之地,同归何必有早晚之分?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何处是我们分手的地方?我们已经送到这京城的青绮门。

其二
第二首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您因怀念久别的颖水,又要回到颖水源头鲁山归隐去了。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颖水边不要像许由那样用清水洗耳,您要洗一洗自己的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洗耳只不过是徒买虚名,洗心才能心纯情真。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高隐东山的谢公究竟要被起用的,因为他忘不了解救苍生的重任。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qǐ)门。
青绮门:长安东城最南边的一个城门,本名霸城门。因其门青色,故又名青城门,或青绮门。

胡姬(jī)招素手,延客醉金樽(zūn)。
胡姬:唐代胡人酒肆中的侍酒胡女。延:招呼,邀请。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xuān)。
芳兰:芳香的兰草。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飞鸿:以飞鸿比喻超脱世外的隐士。难具论:难以详说。

同归无早晚,颍(yǐng)水有清源。
同归:指一同归隐。颍水:即颍河,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嵩山西南,流经登封四十公里,绕箕山而下,流入淮河。清源:源头水清。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sōng)岑(cén)。
忽:倏忽,很快的意思。嵩岑:嵩山。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耳:典出许由故事。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今箕山有许由冢、洗耳池。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买名:骗取虚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谢公:指晋太傅太保谢安。安,少有重名,累辟皆不起,每游赏,必携妓以从。年四十,方有仕官意。桓温请为司马。简文帝死,桓温欲篡晋,以势劫安,安不为所动,温谋终不成。后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一心辅晋。太元八年苻坚攻晋,加安征讨大都督,以总统淝水之战功,拜太保。卒赠太傅。

公元743年(唐天宝二年),李白在翰林。唐玄宗无意重用他,更加上杨贵妃、高力士、张垍等屡进谗言。于是,他初到长安怀抱的希望终于破灭,打算离开长安。这首诗正作于此时。

诗的开头,点明送别的地点。“长安青绮门”,是东去的行人辞别京城的起点,自然会使诗人想起种瓜的召平;再往前走,便是折柳分袂的灞桥。这个地方原本就蕴蓄着历史的感慨,加上酒店里胡姬殷勤招呼,举杯在手,更觉得思绪万千,别情无极。在朋友临当上马,相别即在顷刻之际,诗人含蓄地倾诉了他的肺腑之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这表面上是写诗人眼前容易看到的景物,但实际上是暗喻心中难以表达的感情。芳兰摧折,贤能之士偏偏遭遇不幸;鸟雀喧嚣,奸佞之臣得志猖狂;风吹、日没,则是政治黑暗,国势渐衰的写照。在知友临别之际,诗人道出这么两句,彼此的心中都很了然,而却包含着很深广的忧愤。现实既是如此,诗人是这样来考虑他们彼此的出处行藏:“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手指飞鸿,并不一定是送别时实有的景象,也是暗喻心中所要表达的意思。“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扬雄《法言·问明篇》)。像鸿鸟一样高飞,离开长安,固然是对政治污浊的深恶痛绝,同时也还有出于实际的全身远祸的考虑。“同归无早晚,颍君有清源”,表明两人对现实的认识很清醒,归趋也正相同。“颍君有清源”,既是地理的,是归隐之地;又是历史的,更符合归隐之情。历史上,著名隐士许由的事迹影响长远,也正似颍君的清源不竭。这也就暗含着对裴十八归隐的赞赏和慰藉。

这个诗题下的两首诗,虽可相对独立,但就思想内容而言,前一首要有后一首才更高,后一首则必须有前一首才完足。如果诗意仅止于同归颍君,追踪许由,那还只是一般诗人的手笔,而到了第二首把诗意翻进一层,才是李白所独到的境界。第二首起句便好:“君思颍君绿,忽复归嵩岑。”前一句的意思是:“您想念着碧绿清澄的颍君。”这一句把归隐的愿望写得十分形象,抽象的思想、意念化成了具体的、美好的、能够感触的形象。“忽复归嵩岑”,“忽复”两字表现出人的个性和情态,十分洒落、爽快,看淡功名富贵尽在不言之中了。“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许由洗耳的典故,用得灵活入妙。诗人在这里把许由这位上古的高士,临时拉来指桑骂槐,这是因为唐代以隐居为手段达到向上爬的目的之人,大有人在。李白很鄙视这种假隐士,所以他说不洗心而只洗耳,是矫情作伪,欺世盗名。诗人认为不论是进是退,是隐居还是出世,只有真正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和才干的人,才是超越流俗的大贤。李白平生最仰慕的古人之一谢安,正是这种典型。“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末句是诗人与友人临别赠言,相互劝勉、慰藉之词,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首诗:“只写送别事,托体高,著笔平。”所谓“托体高”,就是说这首诗以立意取胜;“著笔平”,也就是用语朴实。这种写法,质朴自然,不加以藻饰,直抒胸臆,是汉魏风骨的继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浑成,即全篇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读者想象和体会到诗人的胸襟气度、思想感情。由于诗的概括力很强,把丰富的思想感情紧缩在具体的形象之中,所以内容上十分有味。这首诗,决不是那些用词雕琢、一味铺陈语言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chù wéi bié
zhǎng ān qīng mén
zhāo shǒu
yán zuì jīn zūn
lín dāng shàng shí
jūn yán
fēng chuī fāng lán shé
méi niǎo què xuān
shǒu zhǐ fēi hóng 鸿
qíng nán lùn
tóng guī zǎo wǎn
yǐng shuǐ yǒu qīng yuán
èr
jūn yǐng shuǐ 绿
guī sōng cén
guī shí ěr
wéi xīn
xīn zhēn qíng
ěr mǎi míng
xiè gōng zhōng
xiàng cāng shēng
李白 李白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您从长安来到这里,现在又要送您回到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狂风吹着我的心一路西去,高挂在咸阳树上,飘落在长安巷陌的寻常草树上。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此时此刻的心情难以诉说,此次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相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您西去的身影已渐渐消逝,我只望见遮掩群山的烟雾弥漫而起!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客:指韦八。自:从。归:回到。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xián)阳树。
咸阳:指长安。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此:此刻,现在。情:心情。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别:分别。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望望:瞻望,盼望。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抒写了作者西望京华、思君念国之意。全诗用语自然,构思奇特,形象鲜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此诗开头两句交待了被送者的行踪。从这两句来看,韦八可能是暂时来金乡做客的,所以说“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这两句诗像说家常话一样自然、朴素,好似随手拈来,毫不费力。

三四两句写送别者,即诗人自己对长安的强烈思念之情。这两句平空起势,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是诗人的神来之笔,而且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诗人因送友人归京,所以想到长安,他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神奇、别致、新颖、奇特,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潮起伏。“狂风吹我心”一定是送别时真有大风伴行,而主要是状写送别时心情激动,如狂飚吹心。至于“西挂咸阳树”,把人们常说的“挂心”,用虚拟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咸阳”实指长安,因上两句连用两个长安,所以这里用“咸阳”代替,避免了辞语的重复使用过多。这两句诗虽然是诗人因为送别而想到长安,但也表达出诗人的心已经追逐友人而去,很自然地流露出依依惜别的心情。

“此情不可道”二句,话少情多,离别时的千种风情,万般思绪,仅用“不可道”三字带过,犹如“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当友人愈去愈远,最后连影子也消失时,诗人看到的只是连山的烟雾,在这烟雾迷蒙中,寄寓着诗人与友人别后的怅惘之情。“望”字重叠,显出伫望之久和依恋之深。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其中“狂风吹我心”二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整首诗中,如奇峰壁立,因而使此诗平中见奇。正是这种“想落天外”的艺术构思,显示出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zhǎng ān lái
hái guī zhǎng ān
kuáng fēng chuī xīn
西 guà xián yáng shù
qíng dào
bié shí
wàng wàng jiàn jūn
lián shān yān
送别惜别
李白 李白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古代有个仙人叫东方朔,曾遨游在浩荡的云海中。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但他早已乘龙升天而去,再也寻又到他的踪影。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如今又有您这魏万先生,生长在聊摄古城,并且还继承了春秋晋国魏大夫毕万的大名。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性格舒卷合于造化,行为又处处与古代贤哲相同。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文史,下笔成文,如同锦绣五彩纷呈。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能言善辩,像当年的鲁连子,一言使田巴折服终生。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您的清风高格早已厌倦了世人的喧嚣,于是西去洛阳等地,让当地文人吃惊不小。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您在王屋山采气炼功,窥奥入妙,一睹洞天。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有时如同仙人羽客,往来于青山云峰。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清晨与仙童月光子一同观看东升的旭日,傍晚又从玉女窗中窥视玉女的倩影。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探遍了鬼谷的深幽,看惯了九龙潭水汇聚时的汹涌。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当您想会见我这谪仙人时,又东渡汴河,行程三千里来江南寻访我的游踪。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您的雅兴像一片行云,刚刚把吴地踏骊,又荡游到钱塘江边。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您在杭州越州之间留连忘返,先到潭亭观看了钱塘江的大潮。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那巨涛狂浪把山石拍卷,像是乱云横满天际的群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那白浪又像白马拉着素车狂奔,涛声像雷鸣使人心震撼。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
您又遥闻会稽山水美丽,于是先游了当年西施曾在此浣纱的耶溪。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看不尽山光水色,您又荡舟在映着峥嵘山影的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当那月光笼罩着会稽山城时,其倩影真是不可名状。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真如同人在月亮边游玩,舟船在天上航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您不仅沉醉于这里的自然风光,还遍寻王羲之、许迈这些历史名人的遗迹。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还曾到曹娥碑前,极有兴味地体会蔡邕题辞的隐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天台山、四明山您都尽兴游遍,还到国清寺听到那古寺的暮鼓晨钟。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您当然永远忘不了那五峰的月色,百里的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曲折穿越台越的灵溪,超忽耸天的华顶。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那石桥更如同横在天上,走在上面就像在一弯半月上漫行。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您忽然想到永嘉也有迷人的景色,于是不怕海路的曲折遥远。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乘船绕过了一个又一个海岛,终于望见色赤如霞的赤城山。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当赤城山从视野中消逝之后,江心孤屿又突兀在面前。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那山间的流水虽然千古不断,但曾在这里游历的古贤却不知何往,只有空亭对着秋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更有那缙云山川谷的幽险和石门山的壮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瀑布高挂如同从北斗垂下,难以测其水源。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那四溅的水珠如同素雪越天,迷迷茫茫散着清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当您决心去恶溪一游时,又哪里管它险恶无情。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那里有七十险滩,水石相击,激荡汹涌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何处去寻李北海开山筑路与谢灵运游览题诗的遗迹?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这里只有恶溪上的猿啼与松声,充满了山谷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经过梅花桥,还可领略双溪汇流的壮景。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当您停舟在金华岸边,望着金华山就感到仙人赤松子向您招手相迎。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当年沈约题诗的八咏楼,便在金华的城西突兀高耸。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如果您登楼向四野眺望,就会看到群川在这里汇拢。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水涌浙西,铺天盖地,浪翻云涌。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您随着乱流穿过新安江口,向北便来到严光濑上。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那里有当年严光垂钓的钓台,在云端与苍括山相望。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您离开浙西又来到当年吴国的都城,逍遥地登上姑苏山。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遥见九嶷山烟云茫茫,太湖波涛渺荡浩瀚。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极目远眺往往引起无限的思绪,伴随着松涛与山风的常常是魏侯的长吁短叹。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您又乘着游兴溯长江而上,停泊在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您身着一身日本的服装,风度超凡不群。

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今年五月您来我这里一席长谈,我知道您并非是痴妄之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我们相逢相知的欢乐,就在于山水泉石中的流连。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我们虽然也与诸侯来往,但不是为了攫取金钱。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我的一个好友杨利物,他为官用德政很有贤名。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虽然现任江宁县令,他的兴趣却与晋代的山公相同。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如果您有意咱俩到他那儿一游,也正显示一下我们之间的友情。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您此次出游已很久,您所居住的仙境必期待你早日归去。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您房前东窗下的绿玉仙树,也一定又发芽长出新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王屋山天坛顶上人,到时会笑您归去太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我如果一味地对您挽留,势必伤害您的思归之意。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再见吧,魏侯!我对您的思念之情终生不断,就像黄河流水一样永不停息。

东方生:指汉武帝弄臣东方朔,传说其有仙术,后来乘龙飞去。

魏侯:指春秋时晋国的毕万,他曾赐为魏大夫。此句言魏万继承了毕万的大名。

聊摄:聊城(今山东聊城)与摄城(今山东茌平)。

元化:自然之变化。

并:一致。

鲁连子:鲁仲连,又名鲁连,尊称“鲁仲连子”,战国末期齐国人。

清洛:即洛水,黄河在河南的支流。

王屋:山名,在今山西阳城西南。

洞天:传说王屋山有仙宫洞天,号称小有清虚洞天。

朅:发语词,无义。

月光子:传说中的仙童,常在天台,时亦往来嵩山。

玉女窗:传说古代禽山有玉女窗,汉武帝曾于此见玉女。

鬼谷:在今河南登封县北,传说战国时鬼谷先生曾居此。

龙潭:又称九龙沮,在禽山。奔潈:奔流到一起。

浙江:此指钱塘江。汜:指水边。

樟亭:又名浙江亭,古驿名。在今杭州南。

海门:指钱塘江入海口。

耶溪:又称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剡:地名,今浙江嵊州。王许:晋王羲之与许迈的并称。这两人曾隐居于此。

曹娥碑:在浙江余姚,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所立。

四明:天台山支脉,在浙江宁波西南。

国清:寺名,在天台山南麓。

灵溪:水名,在浙江天台。

华顶:即华顶峰,为天台山最高峰。

石梁:指天台山北峰之石桥。

赤城:赤城山,为天台山南门,土色皆赤,故云。

孤屿:即温州江心屿。一说为山名,在永嘉县北。

缙云:山名,在浙江缙云。

石门:山名,在浙江青田。

恶溪:指丽水,今称好溪,源自浙江丽水。古有五十六獭,极富险名。

李北海:即李邕,在其任括州(今浙江丽水)太守时曾在这一带开山修路。

谢康乐:即谢灵运。因其袭爵康乐公,故名。他曾游恶溪,遗迹有康乐岩。

梅花桥:桥今无考。大致当在今浙江金华梅花溪上。

双溪:在今浙江金华南,一为东港,一为南港。

金华:山名,在浙江金华,传说为仙人赤松子得道处。

沈约:南朝齐时诗人。他曾于金华玄畅楼题八咏诗,后人将玄畅楼改名八咏楼。

新安口:指新安江口,新安江为钱塘江上游之支流。

严光濑:又称七里滩。为汉代高士严光(严子陵)垂钓处,在今浙江桐庐境内。

苍岭:指括苍山,在浙江东南。

裴回:即徘徊。姑苏:即江苏苏州。

九疑:即九疑山,在湖南宁远南。

五湖:此指太湖。

扬子津:古长江渡口。在今江苏仪征。

儓儗:此指痴呆貌。

扬子云:汉代文学家扬雄。诗中借指李白的朋友杨利物,当时他正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令。

弦歌:孔子学生子游任武成宰时曾用弦歌教化民众,后人便以弦歌借指县令的教化。清芬:比喻县令的德政。

山公:即山简,字季伦。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晋司徒山涛第五子。

仙台:仙境。

天坛:王屋山的绝顶。

根据裴斐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当时李白送魏万归隐故乡王屋山。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是中国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此诗介绍了魏万一生的戎马生涯,同时表达了李白对魏万遭遇的愤慨、无奈和惋惜之情。诗中“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留恋以及替好友感到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

xiān rén dōng fāng shēng
hào dàng nòng yún hǎi
pèi rán chéng tiān yóu
wǎng shī suǒ zài
wèi hóu míng
běn jiā liáo shè chéng
juàn shū yuán huà
xián bìng
shí sān nòng wén shǐ
huī zhèn
biàn shé tián shēng
xīn lián
西 shè qīng luò yuán
jīng rén shì xuān
cǎi xiù wáng
yīn kuī dòng tiān mén
qiè lái yóu sōng fēng
shuāng shuāng
cháo xié yuè guāng
xiǔ 宿 chuāng
guǐ shàng yǎo tiǎo
lóng tán xià bēn zóng
dōng biàn shuǐ
fǎng 访 sān qiān
xìng mǎn yún
piāo yáo zhè jiāng
huī shǒu háng yuè jiān
zhāng tíng wàng cháo hái
tāo juàn hǎi mén shí
yún héng tiān shān
bái zǒu chē
léi bēn hài xīn yán
yáo wén huì měi
qiě shuǐ
wàn qiān yán
zhēng róng jìng
xiù míng
qīng huī mǎn jiāng chéng
rén yóu yuè biān
zhōu zài kōng zhōng háng
zhōng jiǔ yán zhù
yǎn xún wáng
xiào cáo é bēi
chén yín huáng juàn
tiān tái lián míng
xiàng guó qīng
fēng zhuǎn yuè
bǎi háng sōng shēng
líng yán 沿 yuè
huá dǐng shū chāo
shí liáng héng qīng tiān
bàn yuè
rán yǒng jiā
dàn hǎi shē
guà hǎi qiáo
huí zhān chì chéng xiá
chì chéng jiàn wēi méi
屿 qián yáo
shuǐ wàn liú
tíng kōng qiān shuāng yuè
jìn yún chuān nán
shí mén zuì guān
bào guà běi dòu
qióng shuǐ duān
pēn xuě
kōng méng shēng zhòu hán
què è
níng è è
páo xiāo shí tān
shuǐ shí xiàng pēn báo
chuàng běi hǎi
yán kāi xiè kāng
sōng fēng yuán shēng
sōu suǒ lián dòng
jìng chū méi huā qiáo
shuāng guī cháo
luò fān jīn huá àn
chì sōng ruò zhāo
shěn yuē yǒng lóu
chéng 西 tiáo yáo
tiáo yáo huāng wài
kuàng wàng qún chuān huì
yún juàn tiān kāi
lián zhè 西
luàn liú xīn ān kǒu
běi zhǐ yán guāng lài
diào tái yún zhōng
miǎo cāng lǐng duì
shāo shāo lái dōu
péi huí shàng
yān mián héng jiǔ
mǎng dàng jiàn
xīn gèng yuǎn
bēi dàn zhǎng
huí ráo chǔ jiāng bīn
huī yáng jīn
shēn zhe běn qiú
áng cáng chū fēng chén
yuè zào
zhī fēi tái rén
xiàng féng xiàn
shuǐ shí zài yǎn
gàn zhū hóu
zhì bǎi jīn chǎn
yǒu yáng yún
xián qīng fēn
suī wéi jiāng níng zǎi
hǎo shān gōng qún
chéng xìng dàn háng
qiě zhī ài jūn
jūn lái shí
xiān tái yīng yǒu
dōng chuāng 绿 shù
dìng zhǎng sān zhī
zhì jīn tiān tán rén
dāng xiào ěr guī chí
yuǎn bié
máng rán shǐ 使 xīn bēi
huáng ruò duàn
bái shǒu zhǎng xiàng
李白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秋风吹过水乡的夜晚,这样的时辰绝不适合远离。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远隔长安恍如梦里,什么时候才是归去的日期?

水国秋风夜,殊(shū)非远别时。
水国:水乡。我国南方多河泽,故称水国。殊非:绝非。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安定,经济、交通发达,通衢驿馆行人往来频繁,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空前繁盛。这些诗或写景寄情,或直抒情怀,手法多样,不拘一格。然所贵者当在于情真意切,深有寄托,方能感人至深。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情深意浓。

首句写景,点明送行的地点和时间。“秋风”二字意在烘托环境气氛的凄清,以表达离别的感伤情绪。二句言情。“殊非”二字含意深厚,既有挽留之情,又有感叹之意。夜深风紧,此时上路,殊非良辰,所以诗人殷勤致意,挽留他待天明风停以后再走,这是一层意思。念友人何以如此匆匆告别,叹其奔波劳苦,这又是一层意思。

总之“殊非”二字意味深长。太白诗曾有句云:“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而此处说:“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杨慎对此极为赞赏,他曾指出:“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李诗选》)三四两句是写诗人送别时的内心活动。“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是说终日萦念长安,象在梦中一样,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回去呢?

这两句语意双关,一方面是写给友人,问他何时能回到长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说自已希望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shuǐ guó qiū fēng
shū fēi yuǎn bié shí
zhǎng ān mèng
shì guī
李白 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诗的前两句“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是写韩歆“昔日”与“今日”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韩侍御,即韩歆。公元758年(唐至德三载)被贬,由殿中侍御史来广德隐居,此时李白送韩歆去广德。昔日,韩歆是侍御,“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旨外出”,“衣以绣者,尊宠之也。”可以说是耀武扬威,富贵荣耀。然而,韩歆“因朝会,闻帝读隗嚣、公孙述相与书,歆曰:‘亡国之君皆有才,桀、纣亦有才。’帝大怒,以为激发。”“今日”李白“贳酒”来招待“昔日”的“侍御”了,如此巨大的落差,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两句“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写欢送韩歆的情景。韩歆被贬,要去广德隐居,人们送别得喝酒,酒要用钱来买,没钱的李白有时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换。然而此时,诗人又身无分文,好友来了,“人情大似债,头顶锅来卖。”李白去赊酒,而且赊了大量的酒,“与君倾”。诗人一边赊酒,一边又去赊月。“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赊月自然要简单得多。“暂就东山赊月色”,这里的“月色”也赊下了,这里的“舞台”是东山,灯光、布景任尔用,诗中将“酒、月、歌”融合在“东山”的大背景下。当夜皓月当空,月光满地,诗人放声歌唱,人们尽兴欢歌,“酣歌一夜”,通宵达旦,这是为欢送一个人:“泉明”。泉明,即渊明,陶渊明。《野客丛书》载:“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谓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扬渊之称扬泉,非一字泉明也。”诗人有意此时把韩歆比作陶渊明。因陶曾在彭泽县为县令,辞官不做。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李白在这里将两人相比,主要是对韩歆的安慰,更是对他的颂扬。

这首诗在艺术上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睹物兴情”、“辞以情发”。李白将客观景象溶入自己的主观意象,并达到了形式上的同构与精神上的共鸣,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那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诗句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

xiù róng
jīn xiāo shì jiǔ jūn qīng
zàn jiù dōng shān shē yuè
hān sòng quán míng
李白 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南天水色遥远,舟行若在虚空。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好不容易贬谪人也发佳兴,竟然亲自来访我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日落时分愁看归鸟回巢,潭水澄清,喜观鱼儿跃水。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圣朝皇上一定会念思才华横溢的贾谊,应该不久就会降下紫泥书请你回去。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紫泥:用之以封玺书。

shuǐ nán tiān yuǎn
zhōu háng ruò zài
qiān rén jiā xìng
fǎng 访 xián
luò kàn guī niǎo
tán chéng xiàn yuè
shèng cháo jiǎ
yīng jiàng shū
送别抒情
李白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秀美的容色多生在南国,你风雅潇洒,真令人无话可说。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殷仲文一去而不回还,唯有你独立于世,激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带着酒来到五松山上,醉中高唱《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中天的月亮已经偏西,但仍遥隔万里拜访你我。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手把酒壶流连这轮明月,唯恐把大好的时光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明天你就会离我而去,只剩下高峻的山岭连绵不绝。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江左:即江南。若:汝,你。奈若何:谁能和你相比。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仲文:指晋人殷仲文。据《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颧之弟也。少有才藻,美容貌”。

载酒五松山,颓(tuí)然白云歌。
颓然:感伤之意。《白云歌》:又名《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因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cuō)跎(tuó)。
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yù)嵯(cuó)峨(é)。
郁:阻滞。嵯峨:山高峻貌。

这是一首颇有新意的离别诗,一首贮满友情和才情的诗歌。

诗一开首,先夸对方的才情。好友殷淑“秀色”江南,“风流”无比,真像才貌双全的殷仲文再生。诗人以“送别”为这首诗诗情的触发点,却未吐离情别绪,反倒特写好友的才华,颇有离题之嫌。其实,其妙需要推敲。首先,写才情是为了突出友情。不平凡的才华和“独立扬何波”的傲岸不羁的性格是双方彼此深入了解并引为同调、至交的不寻常友谊的纽带。友情来自才情,来自相互吸引。其次,友情的深厚引起刻骨铭心的离情之苦:好友一去,知音难觅,还有谁能如此理解和慰抚自己。因此,诗人开头用了曲笔,看似曲折绕远写来,其实却把诗人离别时复杂的痛苦心情含蓄而细腻地表达出来。这样写绕了个弯子,为诗人情感蕴集、积聚做了铺垫。

诗中间直抒离情。诗人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送别场面,引出一幅“五松山月夜送友图”。诗人送友精心选择了月夜五松山这典型环境是颇具匠心。何幽的五松山是美的,月夜的五松山更是妩媚。而一对好友身临其境,勾起漫步山麓,谈诗论文,长啸抒怀,高歌述志的美好友情的回忆。酒、月是诗人李白诗中的宠物。而今五松惜别,诗人又借酒、月写景抒情,颇见奇效;好友举杯话别,“别语缠绵不成句”(黄大临《青玉案》);临别痛饮,对月把酒而歌《白云》;醉不成欢,颓然相对而离情油然而生,坐看月落,别情依依,难舍难分……这幅诗人精雕的“送友图”,景情相生、相融。

尾句“连峰郁嵯峨”除加重了万山阻隔的别离痛苦的沉闷气氛外,还巧妙地抒发了诗人长期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抚酒惜此月”,借酒、月过渡,巧妙自然;借月色流光之喻,发时光飞逝、壮志不遂之牢骚,画龙点睛。

这首诗诗首以夸好友才情为开始,结尾以自己才情无法施展结穴点题,令全诗主旨豁然显露。

xiù jiāng zuǒ
fēng liú nài ruò
zhòng wén le hái
yáng qīng
zǎi jiǔ sōng shān
tuí rán bái yún
zhōng tiān luò yuè
wàn yáo xiàng guò
jiǔ yuè
liú guāng wèi cuō tuó
míng bié
lián fēng cuó é
李白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

春风知别苦,不遣(qiǎn)柳条青。
知:理解。遣:让。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王之涣的《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因古时有杨柳送别习俗,就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而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了一起。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应当说,在古代诗歌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在从折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这两句相比,就显得巧而不奇。李白的这两句诗是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之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似惜长条。

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先说送别之人不忍折损杨柳的枝叶,再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tiān xià shāng xīn chù
láo láo sòng tíng
chūn fēng zhī bié
qiǎn liǔ tiáo qīng
古诗文网© | 友情链接:
热门搜索:性感小女孩男明星磁力迅雷下载性感卡通美女最性感的动漫性感美女找茬性感美女博客下载极速版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