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戍诗
萧衍〔南北朝〕
秋月出中天,远近无偏异。
共照一光辉,各怀离别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月高挂在天空,无论远近都照到没有偏向和不同。
天下的人全都沐浴着月亮的光辉,各自怀着离别后的相思。
注释
中天:天空之中。
偏异:例外,不同。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月当空的景象,强调了月亮的恒常和无私。无论远近,月亮都平等地照耀着一切,没有偏私。然而,尽管人们共享同一份月光,但各自内心却怀着不同的离别思绪。结合诗题“边戍诗”,可以推测这是描写边疆戍守将士的诗,他们虽然共享同一轮明月,但各自内心却怀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萧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125篇诗文 27条名句
采桑
鲍照〔南北朝〕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
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
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箨。
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
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是节最喧妍,佳服又新烁。
敛叹对回涂,扬歌弄场藿。
抽琴试伫思,荐珮果成托。
承君郢中美,服义久心诺。
卫风古愉艳,郑俗旧浮薄。
虚愿悲渡湘,空赋笑瀍洛。
盛明难重来,渊意为谁涸?
君其且调弦,桂酒妾行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