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宸濠翠妃〔明代〕
锈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用绣花针刺破纸糊的窗户,引入梅花的一线清香。
蚂蚁也知道春色正好,倒拖着梅花花瓣上了东墙。
注释
蝼蚁:蚂蚁。
赏析
翠妃的这一首咏梅花诗很有名气,古来咏梅之作不计其数,而这篇咏梅诗,别出心裁。
诗人在室内窗前从捅破的窗纸的孔洞观看梅花,并且先是细腻地描写梅花的香味缕缕如线,真是未见梅花,先闻其香。
后面又写到蝼蚁拖着梅花瓣儿,爬上东墙,这个细节令人觉得充满生活情趣,从而透露出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对于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
“刺破””“引透”“倒拖”几字,恰似一个个小小细腻的片段,把春色之浓之妩媚,以及对春的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
简析
《梅花》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寒梅透过窗缝飘入的香气,象征着春天信息的悄然渗透;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微小的蝼蚁,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与智慧。这首诗通过一个个细腻的片段,把春色之浓之妩媚,以及对春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用了敏锐的审美情趣、充满童趣的观察视角,细腻传神,堪称不可多得的咏梅佳作。
过江
钱晔〔明代〕
江渚风高酒乍醒,川途渺渺正扬舲。
浪花作雨汀烟湿,沙鸟迎人水气腥。
三国旧愁春草碧,六朝遗恨晚山青。
不须倚棹吹长笛,恐有蛟龙潜出听。
何岳轶事
周晖〔明代〕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选自《金陵琐事》